今年国庆节期间,一篇名为《中国式马拉松骗局,商业驱动下的蒙骗与狂欢》在网上热传,各大媒体争相转载,一时间议论热闹,褒贬不一。不可否认,马拉松确实是一场生意,但是我个人觉得,该文所表达的观点有些偏激和盲目,很多事例和数据都不真实。
我是喜欢跑马拉松的,也是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的,而且也准备跑遍全国,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跑者,不一定有足够的权威,我只是从自身的小角度出发,谈谈个人看法,如果不全面或者有不恰当之处,还请见谅。
看待问题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没有绝对的利,也没有绝对的弊。喜欢跑步真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不一定都要参加马拉松。跑步的作用无非就是锻炼身体,缓解压力,让自己有个好心情,这是我跑步五年得出的最简单的结论。因为在体育运动中,跑步是一项很简单的运动,学起来容易,经济投入少,所需的运动装备也不多,但是马拉松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马拉松是跑步的升级!
2015年完成全程马拉松的国人不足10万。(这里指具体的人,不指人次。)而参加马拉松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毋庸置疑,其中肯定有很多人是凑热闹,打酱油的。当然不是说不让普通人参加马拉松,如果你想跑完全程而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就去直接参加,那对你身体真的是一种伤害。试想一下,如果你参加了一场比赛,明明知道自己跑不下来或者跑不远,而且身体会不舒服或者受伤,既然知道了结果还要去,那我个人觉得真的是盲从。如果一个人以前没有长跑的经历,居然第一次就能跑完全程马拉松,而且成绩还不错,那他的长跑天赋真的太惊人了,如果继续跑下去,肯定会在中国的跑圈出名,说不定还能为国效力去参加奥运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好像还没有听媒体报道过这样的人。
普通人难道就不能参加马拉松了吗?当然可以!马拉松是一个大家庭,同一赛道上,有国际高手,也有装扮各异的跑步爱好者。如果你抱着一种尝试长跑,感悟一下马拉松氛围的态度去跑,完全可以。前提必须是安全,量力而行,开心就好,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感受一下马拉松的刺激,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乐趣,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怕就怕有些人别有目的,以此大做文章。
2016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相比2015年多了80%,国家体育总局放低门槛,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跑步,让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和商业组织看到其中的利益,想把马拉松作为自身的宣传名片或者摇钱树,过度宣传和商业化,让很多人盲目的参与了这场力不从心的狂欢。由于跑步热潮产生的商业衍生品也名目繁多,如跑步教学、跑步装备、炫彩跑、音乐趴以及各种主题跑步活动,还有各种计步软件都应用而生,这背后都是各种利益团体的相互交错。
跑步本来就是一项简单的运动,过多的宣传和商业化只会失去原有的本真。经常关注跑步网站,你会发现很多马拉松预报名几乎都是4—5个月前就开始了,其实从报名到比赛,最多2个月时间就够了,为什么预报名会提前到4—5个月呢?原来很简单,有足够的时间去铺天盖地宣传,有足够的时间去招商引资。每个地方或者组织的马拉松每年都会举办,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报名流程以及附属活动应该越来越高效简化才对,变得纷繁复杂肯定是别有它意。
除此之外,“喜欢跑步的人什么都好”这类文章也是层出不穷,这完全是作为商业推广的附庸存在的。我个人觉得,跑步无非就是比走路快了那么多,什么人都可以喜欢,没必要把跑步的人都说的那么好,如果经常参加跑步活动,你会发现跑道上的选手的素质参差不齐。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记得今年三月参加重庆国际马拉松时,看见过三只430的配速兔(配速兔得匀速奔跑),前半程跑得太快,后半程慢悠悠得走起来,等着4小时30分撞线。他们是430跑完了,可是跟着他们想跑430人的却被坑惨了。还有其它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
上文提到过,作为一个普通跑者(那些土豪并且天生有长跑天赋的人除外),我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谈论马拉松的,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
马上就25岁生日,我跑步也有五年时间了。在我们这个年龄,出身社会不久,很多事情是需要考虑的。不论是工作还是事业,结婚还是恋爱,回到家乡还是留居他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如果不考虑,家人也会帮着考虑,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马拉松只能作为兴趣爱好来对待。
我也想过自己的跑马生涯。想着先在30岁前,在祖国的每个省份都跑上一场高质量的马拉松,然后把自己的跑步经历写成一本书;以后再去国外跑,体验一下多元文化。
所以,当务之急肯定是挣钱了,不论是工作还是事业,总得多挣一些钱,因为马拉松真的很烧钱,以去外省跑一场马拉松为例:报名费就按200元算;来回机票及其他交通费预计2000元,住宿费预计600元,最起码也得呆上三天时间——第一天领物,熟悉周边环境;第二天半天跑步,半天休养;第三天逛一逛街,买些礼物特产,看看当地景色。总而言之,这些费用加起来大约在4000元左右,这还不算你平时的训练费用和因请假而扣除的工资或者津贴。
若你想明明白白、物有所值去外省跑一场马拉松。那你最起码得学会地理、英语、厨艺、理财这些知识。如果你想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那平时就得多看一些地理书,这样才会有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如果以后没有生活上的压力(我肯定会努力让自己不会有压力),去国外跑马拉松时,英语肯定是离不开的;至于厨艺,如果把跑步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你肯定会对饮食变得“挑剔”,懂一些厨艺,做饭时才会刻意的避免过多的卡路里;理财就不用多讲了,就是“钱生钱”,就目前我现在的状况而言,我要学习的就是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不吸烟、少喝酒、不乱吃零食,把钱用在积极的地方,同时做一些远景投资,比如买学习资料,或者买一双特别好的跑鞋。
还有40多天就要去广西南宁跑半马(12月4日)、广东深圳跑全马(12月6日)。半马对我来说没有压力,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至于深圳的全马就不一定能跑得下来了,因为工作一年多胖了不少。知道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胖了,我心里也就平衡了(请原谅我这样说)。能跑下来就跑,跑不下来就放弃。如果从跑步的角度来讲,那我确实去跑步了,至于跑多远,那就无关紧要了;从马拉松的角度讲,没有跑完也正常啊,安全是最重要的,学会量力而行,毕竟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比赛。
说实话,我还没有坐过收容车呢,坐一回也没什么不好。
作者:营长|转载前请与跑步联系[微信号:running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