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比赛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网讲述小鲜肉的科研之路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网讲述小鲜肉的科研之路

2023-05-10 14:56:27

资助育人

研究生国奖风采录








陈伟,男,汉族,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2015级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十四届国际压力容器会议(ICPVT-14)最佳发明奖;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一作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件,公开1件;发表EI论文1篇。


南京工业大学的陈伟是个高颜值的科研“小鲜肉”。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他坚持把一门专业学好学深、把一个项目做精做实。他精心设计实验,研发了新型BOG回收系统,这个项目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一次又一次的竞赛磨炼中,陈伟和他的创业团队日趋成熟,终于走通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路,耕耘不辍,终待花开!


(陈伟)



静待花开


 每个人都希望一份耕耘能有一份收获,然而在科研和创业的道路上,很多时候付出并不一定都有回报,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坚持、耐心和更多的努力。


陈伟就是这样,在失败的时候还能继续向着目标前进,用汗水和热情浇灌着梦想的种子,用坚定的信念静待花开。



创新与挑战同在


(陈伟生活照)


 就读于南京工业大学的陈伟大二时进入了学院的菁英班,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工作,大三时他开始准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两年的科研活动和竞赛经历让陈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2015级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过程强化与节能环保装备技术。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


2014年12月陈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上听取了华东理工原副校长涂善东教授作的关于《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的主题报告,“批判性思维是科研领域让人终身受益的习惯”,这一思想让陈伟印象深刻。


陈伟研究的课题是“BOG的回收”,BOG(Boil Off Gas)是液化天然气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热量侵袭和漏热等原因,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重新气化产生的闪蒸气体。


开始导师是想让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该课题的研究方向,而思维活跃、敢想敢做的陈伟通过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和整理数据,最终在导师和师姐的指导下,自主研发了一套BOG的回收系统。


刚开始设计系统流程的时候,很多细节都需要与老师交流、与团队成员讨论,陈伟经常吃住在实验室,对设计认真琢磨、反复修改。


就拿系统中的换热器方案来说,从开始的常规换热器到最后的微通道三股流换热器,前后的修改完善有9次之多,每次都需考量众多因素。


虽然重复做同一项工作很无聊很枯燥,但每当完成一个工程实践类的设计和计算,陈伟就有了十足的成就感和强劲的动力。


工科生最累的事情就是做实验。陈伟在做可视化矩形微通道实验时,因时间紧促,需要利用不到2个月的暑期时间去搭置实验台,还要经常要去苏州和设备工程师讨论实验进展。


有一次他和设备工程师约好第二天去苏州交流,可是第二天早晨大雨滂沱,但是因为心里挂念实验,他豪不犹豫冒雨向苏州进发,还没出校门,鞋子和衣服就全部湿透了,不过每一次和工程师的讨论都让他有新的收获。


夏天南京的高温总是那么不讨人喜欢,陈伟经常顶着39度的酷暑在学校、工厂和零件加工点之间奔波。


购置每一个零件设备、设计每一个实验细节、关注实验台的每一个动态,陈伟倾心投入、静心等待,最终试验台成功运行,那份喜悦和激动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伟在实验基础上撰写出的科技作品《新型高效回热式BOG回收系统及关键设备》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目前已经获得专利授权1件,公开1件。


虽然与一等奖的预期有所差距,但是陈伟知道付出并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没有艰苦的努力不可能有成果,挑战在路上,创新在途中,他会在科研创新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创业与梦想同行


2016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团委的积极推荐下,陈伟和他的团队成员与创业活动有了“亲密接触”。


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陈伟团队看到了创新成果落地孵化的可能性,创业团队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将团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业的梦想。


在后来的研究阶段里,陈伟和他的团队自主创新意识越来越强,通过扎实的基础实验研究,他们对之前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完善,并且经常去企业与高级工程师进行讨论和项目对接,项目落地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2016年3月陈伟带领的江苏瑞科创业团队正式创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团结一致,为了年轻的创业梦想而努力。


今年上半年陈伟参加了江苏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在技术以及创投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评委们对陈伟的创业项目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给陈伟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下来,陈伟和团队开始全力投入第二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在2016年6月到8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陈伟和团队将设备的实验测试数据统计好,并且获得了设备在企业的中试数据,同时也通过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对设备做出了评价测试。


在创业导师的积极推荐下,他们的团队还吸纳了有着丰富经验的企业市场管理、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加入,请专业人士从市场角度审查计划书、从专利角度审视项目,经过多方合作、深入讨论,最终完善了项目计划书。


在比赛中,参加答辩的团队成员在现场几近完美的完成了PPT展示,并对评委老师的提问给出精准回答。


最终作品《新型高效BOG、VOC资源化回收项目》在第二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


接着陈伟团队继续参加了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虽然有了两次成功的大赛经历,但陈伟没有丝毫懈怠。


他去南京中科新达加速器公司进行了创业参观学习并展示了项目计划书。南京中科新达加速器公司向陈伟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和他的团队能入驻,进行项目落地孵化,这使得陈伟对项目的信心更足了。


几经磨合、几经修改,陈伟的参赛项目最终获得“互联网+”全国大赛的铜奖。


耕耘不辍、终待花开!在创新创业的路上,陈伟收获颇丰。


他学会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他领悟到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直面畏惧,勇敢去做那些让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的经验。有梦就去闯!



导师寄语

 陈伟同学从进入课题组开始就积极向上、刻苦努力。他大学本科开始进行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研究生阶段他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此努力拼搏,综合能力较强,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希望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种奋勇拼搏、努力创新的精神,向着他未来的目标大步迈进。

—— 凌祥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推动落实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