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此文的初心是长真墓已经在筹备开工,让大家能更加充分了解我们共同祖先的伟大功绩。《权豪掠影》一书详细描述了甯氏家族在岭南的光辉历史。在编写的过程中,广西甯氏钦州理事会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遗憾的是主笔作者不是我们甯家族人,但并不妨碍我们祖先的伟大。我们甯氏后人都应该知道并了解,有必要的话,大家可以联系钦州理事会采购此书。
以下为摘录全文:
如《权豪掠影》一书开篇所说:说钦州的历史,不能不说宁氏家族。如此之言重,说明宁氏在钦州的历史肯定是一段绕不过去的历史,而且是曾经深深影响着钦州历史走向的一段。钦州文化人陈弢弘以史学家的视觉,以宁氏家族在钦州生存状态为经,以其家族兴衰变迁为纬,以史实为基础,以考证推理为辅,展现了宁氏家族在钦州波澜壮阔的历史。
宁氏一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族,如此的显赫,如此的与钦州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渊源?
1500多年前也就是在南朝时期,宁氏家族的一脉在宁逵的带领下,从闽越来到岭南,从此便在岭南一带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宁氏家族最辉煌的时代是出了五任刺史,其中,在钦州的宁氏,能够连续三朝世袭掌管钦州,在钦州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陈老的笔触全面而深入地触碰到了其家族的方方面面,形成了10多万字的宁氏家族族谱考札。从一块“残碑破谜”开始,到“寻根探源”,展现“一族九聊相”,跌宕起伏到“绝处逢生”,辉煌至“四世五刺史”,成为岭南一带望族而“香溢岭海”,继而“憾遗天涯”再到后人的“重振家声”。在这些大的篇目里,下辖了各个小章节,它们详略得当地探源了宁氏家族各个时期的状态,在探源他们生存的状态上,分两大主线着重写宁氏家族为官的一面和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一面。作者对宁氏家庭的了解无疑是全面而深入的,这可从对其寻根寻源及顺着其繁衍发展的轨迹铺陈来看。从一块隋朝残留的陶碑引出了一个家庭的兴衰史和破解了钦州与坭兴陶历史的谜团,层层剥珠,团团解谜,不遗余力地再现宁氏家族的世代沉沉浮浮,特别是在钦州所起的特别作用。
书中记述:宁氏家族最兴盛时代是从宁逵开始,做官(刺史)也从宁逵开始,做了安州(钦州)刺史,他的儿子宁猛力后来也是安州刺史,宁猛力的儿子宁长真继承祖辈的荣光,成为钦州宁氏家族的第三代族主,也被朝廷赐为刺史。当时,在他的时代,据说身兼几职,被隋炀帝赐予他上开府仪同三司、钦江县开国公、兼行军总管。人声鼎沸时可谓是食邑千户,那情景何等显赫。史书记载宁长真:包山岳之志,操云霞之衿;能“行应管钟,义通泉涌”;更能“襄帷本土,刺举家邦。”唐武德四年(621),宁长真派子弟谒见李靖,合浦太守宁暄遣使请降,归顺唐朝,分合浦地置南合州、姜州。归唐后,由于宁氏族人在唐朝统一岭南西部有功,唐高祖任命他为钦州总管府总管,继而又为钦州都督府都督。至此,宁氏家族的势力遍及今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全部、南宁、玉林的部分、以及今广东西南的雷州半岛地区。可见,宁长真把宁氏家族引进朝野称羡的辉煌境地。但是凡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其时,因宁长真错察天心,铤而走险,联盟反唐。至此,宁氏家族失宠(引用《权豪掠影》)。宁氏家族这座权势大厦,分崩离析。本书一鼓作气,分析了宁氏家族内由衰微而兴盛、又由兴盛而衰落的规律和内外部原因。
此书的另一大主线是再现宁氏家族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播作用。
宁氏家族在钦州统治时期,除了帮助朝廷维护边陲稳定和统一外,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领域也是影响很大的。此书涉及到了其方方面面,如:陶瓷制造业、造船业、冶炼、铸造业、晒盐与采珠业、城市建设等等。说到陶瓷业,宁氏家族与之脱不了关系。出土的宁道务墓中,就挖掘到了宁氏墓志陶碑、大量的陪葬陶器,可以反映出这些都是当时日常很常见的生活用品,而从可考证的陶瓷品的工艺上来看,那时候的烧制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宁氏家族主政钦州时期,经济是何等的繁荣。
宁氏家族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从留下的宁氏祖训“训悦过庭”来看,其对宁氏子弟的教育是很严格的,就庞大的宁氏子弟任职于大大小小的官员来说就是一个佐证,没有文化,做官是基本不可能。而宁长真之孙宁原悌,竟然中了进士,他也是钦州古代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也是宁氏家族的又一大骄傲。
《权豪掠影》全书纵横捭阖,钩沉挖掘,用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流畅的妙思文笔,全方位地解读了宁氏家族在钦州的“大历史”。史料详尽,脉络清晰,读来让人如翱翔在宁氏史海当中,回味和感悟历史。
此内容在成书前,就得到了钦州市社科联的极大重视,在很短的时间内策划和立项,给作者提供了极好的写作条件。《权豪掠影》成书出版后,即被确定为“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科普读物”。